成果快速走向市場 企業迅速擁抱世界 深圳高新區鍛造強大科技硬實力
剛剛閉幕的北京冬奧會給全世界奉獻了一場簡約、安全、精彩的盛會。這場盛會成功舉辦的背后,離不開深圳科技力量的強力支持。
深企力合云記生產的一種新型自消殺抗病毒功能材料——“環境抗體”應用在北京冬奧村和場館防疫,該產品可長效滅菌滅病毒,保障運動員的環境安全。這款給環境穿上“保護衣”的科技產品,來自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的一項最新科技成果的轉化。
過去,高校雖然原創成果豐碩,但長期以來面臨如何拉近技術和市場距離、如何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的難題。
“把科研放在離市場最近的地方,虛擬大學園是科技成果轉化的大容器。”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光電新材料研發中心主任趙祖珍表示,在深圳,探索了一條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轉化的新路徑。“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鼓勵科研人員辦企業,科研人員也主動將科研成果在這里進行產業化。”
1996年,深圳市政府和清華大學合作在深圳高新區成立我國第一家新型研發機構——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隨后,深圳又在高新區建設虛擬大學園,吸引了國內許多著名高校來到深圳,借助這個平臺進行成果轉化。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集應用研發、人才培養、投資孵化、產業合作等功能板塊,助力深圳“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建設,促進大量科研成果不斷走入市場,形成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成為虛擬大學園成員院校的典型代表。
虛擬大學園毗鄰港澳、輻射全國,不斷成長壯大。目前,虛擬大學園的成員院校達到67所,QS排名前100的高校有11所,各類孵化機構19個,獲批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等創新載體76家。這些國內外知名院校大力整合校本部科技研發的優勢和力量,積極參與深圳的科研工作,累計開展技術服務1984次,成功轉化項目2406個。
“高新區已經成為輻射帶動區域創新的主引擎。”市科創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高新區處于國內國際雙循環交匯的重要位置,通過對外高水平開放合作,對內高質量輻射帶動區域創新,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高新區力量。
深圳高新區除首創虛擬大學園,還創建了被譽為“民間大使館”的全球第一個國際科技商務平臺。
深圳國際科技商務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的設立是為了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商會、協會等組織引到深圳。“這不僅便于政府為他們提供服務,也能搭建深圳企業‘走出去’的‘橋頭堡’。”
截至2020年12月,平臺累計引進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匈牙利、以色列等47個國家和地區的84家機構,搭建了幫助科技企業“引進來、走出去”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
平臺成立10多年,“引進來”“走出去”效果顯著。通過平臺的入駐機構共引進762個境外項目落戶深圳和內地,引進境外技術370項;協助292家企業在境外設立機構,協助840家企業與海外建立科技商貿合作關系。
拓展國際合作渠道,對外貿易迅速增長,深圳國際化道路越走越廣闊。國際科技商務平臺促成俄羅斯薩瑪拉州、法國維埃納省、以色列海法市、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市、瑞士伯爾尼州與深圳市結成友好城市,促成加拿大圣約翰市、愛爾蘭科克市與深圳市結成友好交流城市,英國西南英格蘭地區與深圳市簽署友好合作備忘錄以及盧旺達基加利市與深圳市簽署加強交流與合作備忘錄。據不完全統計,國際科技商務平臺共幫助深圳企業出口38.9億美元,進口11.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