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為何全速推進科技服務業?
香港人陳兆泉沒有想到,原本需要2-3年的發明專利審查在前海只用了幾個月就已拿到了專利權,“而且申請流程非常透明,費用也很實惠”。
這一改變源于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率先在前海試點的“港澳申請人在內地發明專利優先審查”制度,更是深圳前海合作區近年來推進科技創新尤其是科技服務業的切面。
而過去這一周,前海又頻頻動作,相繼舉行“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成立深港知識產權合作推進小組和出臺更多專項產業扶持政策,全速推進該領域發展。
科技服務業為何受到國家級戰略平臺青睞?在推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科技服務業在起什么作用?面對深圳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前海科技服務業如何做出特色?
“科技服務業是培育新經濟動能的關鍵”
“科技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指運用現代科技知識、現代技術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經驗、信息等要素向社會提供智力服務的新興產業,主要包括“科學研究、專業技術服務、技術推廣、技術孵化、技術市場、知識產權服務、科技評估和科技鑒證”等都屬于其范疇。
前海主打現代服務業,自2021年9月發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賦予前海“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重任后,2023年12月,“科技服務業發展”被以專章形式寫入《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下稱“前海規劃”)。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向縱深推進,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在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長王錦俠看來,這其中有三個關鍵詞:顛覆性技術創新、科技服務業和未來產業。“科技服務業是保障生產力將“舊質”變“新質”的關鍵支撐,加快其發展是促進科技、經濟、產業深度融合的客觀要求,也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經濟新動能的關鍵產業。”王錦俠說。
事實上,我國科技服務近年來已呈現快速發展態勢。自2019年以來,全國新增了60多萬家科技服務業企業,總量達到了100多萬家。2023年我國科技服務業的總規模達到了16.28億元,同比增了3.7%,推動我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到達第12位。
但盡管如此,與美國、歐洲等相比,我國科技服務業仍處在追趕階段,即便是相對基礎較好的廣東和深圳,也在“補短板”“上規模”。“科技服務業尤其知識產權服務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知識產權的立法配套也有待完善。”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國宏說,生產性服務業同制造業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科技服務業是生產性服務業中的重要領域,亟需大力發展。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財稅貿易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韋福雷也認為,深圳著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依賴性很強,未來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等也需要其賦能,而前海、河套和光明科學城等重大平臺均可在其中有所作為。
前海科技服務產業鏈覆蓋度超60%
為推動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和打造科技服務產業集群,近三年來,前海動作頻頻。
以科技服務業中的“知識產權”為例,前海先后推動前海國際知識產權綜合運營服務中心建設,現完成知識產權融資2.785億元,開發的國際化專利轉讓許可和技術轉移孵化服務平臺上線90315件專利。
打造“前海版權公共服務平臺和版權區塊鏈網絡”為大灣區創新主體提供版權存證、監測、取證等服務,現平臺電子數據存證量超過150萬條,版權登記申請量近5萬條。成立的深港知識產權運營聯盟則推動375項香港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利技術對接深圳科技企業開展成果轉化。
2023年2月,前海與香港還聯合發布《關于協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識產權創新高地的十六條措施》(下稱“16條”),成為推動深港知識產權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和推進深港知識產權領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機制探索。
幾乎同時,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開始率先在前海開展香港及澳門特區申請人在內地發明專利實施優先審查試點。知榆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技術總監陳兆泉就因此成為受益人。
陳兆泉表示,公司于2023年入駐前海,重點在智慧城市領域布局。“第一個知識產權專利自2023年8月開始申請,當時在香港申請需要兩到三年時間,服務費用也較高。了解到前海有優先專利審核試點后就決定試試。沒想到2024年2月就申請到了優先審核資格,這個月就拿到了專利。”陳兆泉希望優先專利審核可以推廣到香港,讓更多企業縮短生產流程。
“發明專利優先審查制度是企業保護和管理創新成果的很好途徑。對于很多發展迅速、產品更迭快速的科技企業來說,審查期過長會造成其產品與市場的錯位,而前海這一創新制度能讓專利保護時間和產品銷售時間保持同步。”紫藤知識產權集團副總裁文明說。
該集團重點幫助中國出海企業做包括專利、商標、著作權等一系列創新產品知識產權成果的全球布局和保護,為其解決在海外經營遇到的知識產權風險,維護其市場拓展的順暢性和平穩性。
文明坦言,集團之所以選擇入駐前海,正是看中前海的知識產權政策處于領先地位,且創新企業集聚發展。“前海企業申請專利數量較多,前海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能夠立足前海、輻射全球,我們也已在香港設立了分支機構,業務正不斷壯大。”文明說。
數據顯示,近年來,華進、紫藤和華潤等知識產權龍頭企業先后入駐前海,為前海科技企業“走出去”參與全球競爭提供了重要支撐。“16條”發布后,已有12條措施落地實施,4條正在推進中并已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前海企業擁有的有效專利總數也增至17735件,增長率達44.2%。
2024年1-5月,前海規上科技服務業營收同比增長21.6%,前十強規上科技服務業企業增長50.9%。
北京上奇數字科技公司發布的《前海合作區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也顯示,5年來,前海科技服務業企業數量增長1.41倍,產業鏈覆蓋度超60%,專業技術服務占比超80.5%,主要集中在工程技術與設計服務、工業與專業設計服務、質檢技術服務等領域。
“深港合作”和“三區協同”助前海突圍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再次加大了推動科技服務業的力度。一季度,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武漢、天津、青島等九大城市服務業均表現出平穩增長態勢。其中,天津、青島和重慶科技服務業增速較快,分別達8.8%、13.7%和10.7%。深圳GDP增速最快,但服務業增速卻低于全國水平。
3月18日,深圳召開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明確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制,擬推動服務業和工業互促共進、協同發力,共同支撐建設具有深圳特點和深圳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此后,福田、羅湖、前海合作區等相繼舉行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推出專項政策措施。其中,前海正式發布修訂后的《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支持科技創新實施辦法》(下稱《科技創新辦法》),符合條件的單個企業或機構每年或最高可獲2000萬元支持。
面對各區域不約而同發力科技服務業,前海下一步如何突圍?“深港合作”和“三區協同”或是關鍵。
就在上周,前海繼出臺“16條”后,又成立深港知識產權合作推進小組并舉行首次會議。“會議籌備期間,我們與前海循序漸進地就深化深港推進知識產權不同領域的交流及發展,商議務實可行的合作方案。相信能有效推動深港跨境知識產權保護、爭議解決、服務機構交流等不同領域合作,加快落實深港知識產權‘16條’措施。”香港特區政府知識產權署副署長曾志深說。
而新修訂的《科技創新辦法》,則與南山區、寶安區形成三位一體的協同政策體系,從“促進深港澳創新要素跨境融通、培育深港澳合作的開放創新生態、加快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等四個方面支持前海企業與港澳高校及科研機構開展合作、支持港資及外資企業開展科研活動、支持高成長性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全鏈條支持科技服務業發展等。
“作為前海科技創新全球招商合伙人之一,我們將更加重視用‘投資推廣+招商引資’的招商模式,結合前海、南山、寶安的產業發展特點,為更多的國內外龍頭企業投資前海、布局前海,提供個性化和精準化的落地合作方案,助力更多細分領域的產業鏈、供應鏈、市場鏈在前海形成創新集聚。” 深圳弘明科技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凱說。
王錦俠則表示,前海目前正爭創國家級科技服務業集聚區,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打造國際科技服務業新高地。“下一步前海合作區將會同寶安區、南山區持續構建開放、包容、易創新的發展生態,推動前海科技服務業進入超常規、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王錦俠說。